俄罗斯导弹为何打不完?
1、俄罗斯导弹看似“打不完”,主要源于全球化供应链、战前储备、国产化推进及军工企业适应能力的综合作用。全球化供应链与中间渠道的支撑俄罗斯导弹虽以本国生产为主,但超过七成的电子零件依赖19个国家的厂家,包括美国、德国、日本等。
2、缺乏精确打击与摧毁能力:虽然俄罗斯发射了大量导弹,但往往未能精确打击并摧毁乌克兰的关键目标。例如,俄军多次空袭乌克兰的发电系统,但未能彻底摧毁任何一座发电系统,使得乌克兰能够经过连续抢修后继续供电。
3、俄罗斯导弹在俄乌冲突中看似打不完,核心原因在于冷战遗产储备、战时工业动员能力、供应链弹性三大支柱的支撑。一是冷战遗产的“存量优势”。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至少6万枚各类导弹库存,像S - 300防空导弹、Kh - 22反舰导弹等经典型号。
4、导弹袭击持续性和高效性受制约尽管俄罗斯在导弹产能和库存补充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其导弹袭击的持续性和高效性仍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如目标选择、战场环境、对手防御能力等。因此,俄罗斯导弹并非无穷无尽,其产能和库存的提升是在特定条件下实现的,且存在一定局限性。
5、俄罗斯导弹库的枯竭是不可能的。俄乌战争期间,俄罗斯海军的11356R护卫舰多次使用 口径 巡航导弹,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目前,俄罗斯黑海舰队有三艘装备 口径 巡航导弹的11356R护卫舰,六艘 基洛 级常规潜艇和21631 暴徒-M 都可以携带 口径 巡航导弹。
6、突防能力方面,高超音速导弹的高速特性让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大幅缩短。以某些作战场景为例,从导弹发射到命中目标可能仅需3分钟,而防空雷达开机、锁定目标并发射拦截导弹的整个过程所需时间可能不足,这使得敌方很难成功拦截俄军导弹。战术灵活性上,俄军充分利用无人机侦察敌方雷达的“作息”规律。
俄罗斯最厉害的导弹
1、俄罗斯有多种厉害的导弹,各有特点且在不同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如RS - 28“萨尔马特”、“匕首”、“锆石”、“先锋”导弹。RS - 28“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是俄罗斯现役最先进的洲际导弹,2023年9月进入作战值班,用于替换老旧的“撒旦”导弹。
2、俄罗斯“萨尔马特”(RS-28)是目前全球最厉害的洲际导弹。其综合性能在2025年全球十大洲际导弹排名中位居榜首,具体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射程与载荷能力“萨尔马特”的射程达18,000公里,可覆盖全球绝大多数战略目标,包括美国本土全境。
3、俄罗斯RS - 24“亚尔斯”:射程11000公里,4枚分弹头,公路机动平台可伪装成民用车辆,北约曾多次跟丢。固体燃料推进,突防能力强,是俄罗斯陆基机动核力量主力。
俄罗斯的导弹为什么伤害这么低
俄罗斯导弹在俄乌冲突中表现出的“伤害低”,并非单纯由武器性能导致,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原因如下:战术协同不足,错失战机导弹的核心优势在于“快”,即通过闪电突袭瘫痪对手关键节点,为后续部队创造突破机会。然而,俄罗斯在发射大量导弹后,未能及时组织地面部队快速穿插突击。
缺乏精确打击与摧毁能力:虽然俄罗斯发射了大量导弹,但往往未能精确打击并摧毁乌克兰的关键目标。例如,俄军多次空袭乌克兰的发电系统,但未能彻底摧毁任何一座发电系统,使得乌克兰能够经过连续抢修后继续供电。
导弹的精度和威力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精度通常指导弹命中目标的能力,而威力则指导弹爆炸时产生的破坏力。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导弹的作战效能。俄罗斯导弹技术的先进性 俄罗斯在导弹技术方面拥有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经验。其导弹系统经过多次实战检验和不断改进,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军事层面:“战斧”导弹对俄威胁有限,难以实现有效打击“战斧”巡航导弹虽具备远程打击能力,但其技术特性决定了其对俄罗斯本土的威胁被显著削弱。首先,该导弹飞行速度较慢(亚音速),且目标特征明显(如雷达反射截面、红外信号),俄军可通过多层次预警体系实现全程监控。
一旦发动机关闭,导弹将不再进行制导,导致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累积误差无法得到修正,因此,导弹的精度相对较低。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过提升惯性器件的精度以及采用误差补偿方法,惯性制导的精度得以显著提高。此外,在弹道导弹的中段和末段引入了其他制导技术,形成了复合制导系统。
核动力巡航导弹另一弱点是效费比低。对于俄罗斯来说,核动力巡航导弹是否真的能稳定工作已经不是十分重要,可以认为其是一个象征大于实际意义的项目,因为效费比太低。根据西方军事专家的估计,俄罗斯的核动力巡航导弹外形大小与Kh-101空基巡航导弹接近,只可能携带一颗核弹头。
俄罗斯的导弹有哪些
1、“白蛉-E”(SS-N-22):超音速反舰导弹,速度达5马赫,射程120公里,采用低空突防战术,曾是俄海军主力反舰武器。“俱乐部”(SS-N-27):亚超音速结合的反舰/对地攻击导弹,射程220-300公里,可由潜艇或水面舰艇发射,具备高精度打击能力。
2、俄罗斯可陆地发射且涉及出口相关信息的对地打击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主要包括“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技术衍生出口潜力)、“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陆基型,技术共享出口可能)、“圆点-U”近程战术地对地导弹(改进型国际流通)及“口径”系列巡航导弹(关联型号已出口)。
3、俄罗斯现役洲际导弹型号包括“青斑”洲际弹道导弹(别名“深蓝”,北约代号“轻舟”)、“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R-36M2 “撒旦”、RS-24 “亚尔斯”以及RT-2UTTKh “白杨”-M等。“青斑”洲际弹道导弹(别名“深蓝”,北约代号“轻舟”):这是俄罗斯现役的一款重要洲际导弹,具备远程打击能力。
4、俄罗斯导弹主要有以下种类:空空导弹:早期有RS - 2US(西方称AA - 1“碱”)、K - 8(AA - 3“阿纳布”)、K - 13(AA - 2“环礁”)等用于早期空战拦截。
5、俄罗斯潜射导弹主要包括“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是俄罗斯最新型潜射战略武器系统,具有诸多先进特性。从推进技术来看,它采用三级固体燃料推进技术,这种技术使得导弹的发射准备时间更短,反应更为迅速,且在飞行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俄罗斯著名的巡航导弹有哪些
1、俄罗斯著名的巡航导弹有Kh - 10“口径”、“伊斯坎德尔 - K”、S - 8000“飘带”、Kh - 555。Kh - 101空射巡航导弹:是俄空天军主力战略巡航导弹,射程3000 - 4000公里。采用复合制导,精度10 - 20米,具备隐身设计,雷达反射截面积仅0.01平方米。
2、俄罗斯可陆地发射且涉及出口相关信息的对地打击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主要包括“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技术衍生出口潜力)、“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陆基型,技术共享出口可能)、“圆点-U”近程战术地对地导弹(改进型国际流通)及“口径”系列巡航导弹(关联型号已出口)。
3、俄罗斯能打一千公里的导弹有多种,其中包括“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新版伊斯坎德尔-1000导弹以及“榛树”高超音速导弹。“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这是俄罗斯研制的首个海基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具有强大的打击能力。该导弹可从护卫舰、巡洋舰和潜艇上发射,最大射程达到了1000公里。
4、“白蛉-E”(SS-N-22):超音速反舰导弹,速度达5马赫,射程120公里,采用低空突防战术,曾是俄海军主力反舰武器。“俱乐部”(SS-N-27):亚超音速结合的反舰/对地攻击导弹,射程220-300公里,可由潜艇或水面舰艇发射,具备高精度打击能力。
5、俄罗斯装备志——Kh101巡航导弹 Kh101巡航导弹是俄罗斯研制的一型具备隐身能力的核常兼备巡航导弹。该导弹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但因故中止,直到前些年才重新开始设计并制造。基本性能 外观与隐身设计:Kh-101具有新设计的外形,并覆盖有雷达吸波材料,这使得雷达更难发现它,从而具备一定的隐身能力。
俄罗斯潜射导弹有哪些
俄罗斯潜射导弹主要包括“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是俄罗斯最新型潜射战略武器系统,具有诸多先进特性。从推进技术来看,它采用三级固体燃料推进技术,这种技术使得导弹的发射准备时间更短,反应更为迅速,且在飞行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俄罗斯“白羊 - M”是固体燃料机动导弹,射程16000公里,速度快,能穿透现代防空系统。美国“民兵 - III”为井射洲际导弹,有分导技术,射程13000公里,是美国陆基核威慑支柱。俄罗斯“布拉瓦”潜射导弹由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搭载,射程9300公里,可在北极冰层下发射。
“布拉瓦”导弹是俄罗斯专为“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研制的潜射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具有强大的突防能力和精确的打击精度,是俄罗斯海上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R-36M2 “撒旦”:R-36M2 “撒旦”洲际弹道导弹是苏联时期研制的重型洲际战略核导弹。
“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射程500公里,精度达10米内,支持多弹头。空天与防空系统苏 - 57隐身战斗机:第五代战机,有超音速巡航和隐身能力,配备新型火控系统,可与无人机协同作战。
俄罗斯「布拉瓦」「布拉瓦」是俄罗斯为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研发的潜射弹道导弹。它可携带6~10枚分导核弹头,具有较强的突防能力和打击精度。该导弹采用了固体燃料推进系统,提高了发射的灵活性和隐蔽性。同时,其分导式核弹头设计使得一枚导弹能够攻击多个目标,增强了战略威慑力。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一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lan365.com.cn/life/202511-461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一览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俄罗斯导弹/俄罗斯导弹叫什么名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一览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俄罗斯导弹为何打不完? 1、俄罗斯导弹看似“打不完”,主要源于全球化供应链、战前储备、国产化推进及军工企业适应能力的综合作...